3月12日,杭锅股份举行发布仪式,正式更名为西子洁能,进一步坚定企业全方面转型新能源的决心。
西子洁能前身是创于1955年的杭州锅炉厂。从2002年加盟西子联合集团到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再到如今更名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有着67年制造基因的杭锅,又一次步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根据最新发布的战略,西子洁能将全面进军“新能源+储能”,在布局上瞄准新能源、新装备、新服务,目标成为全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这次杭锅股份更名为西子洁能,正是我们秉承‘为人类改善环境’使命的重大转型。”西子联合、西子洁能董事长王水福说,更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
选在植树节这天发布更名,是有深意的——助力低碳环保,是这家企业的“基因”。从1955年到现在,杭锅始终专注于节能减排事业,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节能环保余热锅炉3000多台(套),年可节约标煤660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1.6亿吨。
更名后,该企业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目标全面进军新能源,助力双碳目标达成。“过去67年我们是造锅炉,未来33年是‘拆’锅炉。”王水福以此形容更名前后企业战略布局上的调整。
事实上,该企业面向新能源的转型,从2010年布局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就开始了。通过技术合作、产学研项目,企业在该领域的布局已经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能)、氢燃料电池、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
“原先,我们用余热利用来实现低碳减碳,到今天,我们走向清洁能源来做零碳制造。”西子洁能总经理侯晓东介绍说,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全面进军“新能源+储能”领域。
围绕这个调整,西子洁能在企业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同时,继续深化与伙伴的合作。
发布会当天,西子洁能还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产业研发合作平台。“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的前沿技术开发,捕捉到未来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和清洁能源的产业方向。”
面对能源变革机遇,去年,深耕制造领域的王水福创新性地提出“能源是制造出来的”的理念。
很快,“制造能源”的理念落地为现实:9月30日,西子洁能在诸暨的“零碳工厂装备制造基地”动工;11月19日,由西子洁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西子航空零碳工厂真正开始启动,通过并同步探索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电厂、零碳钢厂、零碳水泥厂。
更名发布会当天,西子洁能与天圣集团签署零碳战略合作协议,在绍兴打造绿电熔盐储能项目。作为西子洁能首个零碳产业园项目,这也是该企业零碳产业商业应用“零”突破的一个标志。
“项目建成后,利用绿电与熔盐储能技术,每年可发电6500万kWh,年供蒸汽量84万吨。”王水福说,化纤、印染产业作为用电用能两高行业代表,正快速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向清洁零碳方向转变,西子洁能提供的能源利用解决方案,能帮助化纤印染行业实现绿色零碳转型。“我们用新能源的方式帮助这些产业保留下来。”
据悉,该项目预计在8月中旬建成投用,能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1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
“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王水福认为,从历史来看,西子洁能都是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到现在,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将依然是西子洁能走向零碳产业的“杀手锏”。
他透露,将成立西子“零碳”研究院,向全球招募一百名专兼职研究员,全球招聘上百名年轻博士,开发和推广面向零碳产业的突破性技术,致力于打造零碳产业国际化协作平台与高地。
对老一代杭州人来说,“杭锅”是一个承载着很多记忆的名字,也是人们非常向往的“大厂”。
从东坡路59号到艮山门外打铁关,再到丁桥,过去67年里,这家企业在搬迁、改制、上市等变革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仅创下诸多“第一”,而且成为杭州城市工业的一张名片。
这次更名,尤其如此。在2010年涉足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时,更名就埋下了伏笔。而近年,杭锅引起关注的动作都来自新能源领域:比如2019年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与浙大、西安交大等院校联合建立先进能源联合研发中心、能源科技研究院等,建成“零碳工厂”等等。从这些角度来看,“杭锅”的确早已“名不副其实”,亟待拥有一个能重新让人认识自己的新名字。
另一方面,正如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说的那样“人是逼出来的,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家老牌企业正通过更名,倒逼自己向高端制造、向绿色制造持续转型。
因此,对于杭锅更名,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只有站在时代里,企业未来的发展才能继续,那些光阴的故事才会传唱。(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