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季度以及今后的2—3年内,电站设备制造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我们预计,“十一五”后期国内平均每年电站设备需求量将保持在8000万千瓦以上,这将支持国内电站设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状态。给予发电设备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变成全球上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高温、高压、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国家之一。截至2006年年底,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具备制造电站锅炉资质和规模化制造能力,并形成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是三大动力集团属下上锅(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东方锅炉、哈锅三厂,具备制造2008t/h、为600MW及以上机组配套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制造能力的超级锅炉制造企业,其他国内锅炉厂短期内难望其项背。第二梯队是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青岛鑫丰源、无锡华光股份、济锅、武锅、华西能源,属中型电站锅炉制造企业,其中,与美国巴威合资的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以及ALSTOM成功收购武锅后,国内电站锅炉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值得着重关注。第三梯队是剩下的一些地方中型电站锅炉厂,填补地域空缺。
目前,国内超临界煤粉锅炉制造技术已成熟,运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制造大型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成为今后国内电站锅炉制造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小电站锅炉制造企业,今后在致力于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之外,研制适用于节能减排和废物处理的特种锅炉将成为在同业中胜出的必由之路。
三大动力集团属下电站锅炉生产单位占据国内电站锅炉市场半壁江山,随着海外EPC项目的扩展和下游客户对成套能力的日益看重,2007年三大动力集团电站锅炉市场占有率预计将逐步扩大。对于身处第二梯队的中型电站锅炉制造企业而言,面对今后非常有可能出现的订单不足状况,选择中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锅炉、黑液碱锅、秸秆锅炉、高炉气锅炉等特种锅炉作为发展趋势或许能够维持产能的基本需求。
较电站锅炉而言,火电站汽轮机制造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见顶信号,我们预计,今后国内火电站汽轮机将保持次高需求,下游用户对成套能力的看重将使得三大动力集团汽机轮分厂基本上可以维持相对饱满的生产负荷。
与电站锅炉、汽轮机相比,电站水轮机制造的周期性特征并不明显。在全力发展清洁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改善不良电源结构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我们预计今后国内水电站设备制造可能将脱离普通电站设备制造的周期性约束,持续保持高度景气状态。
我们预计,三大动力集团成套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其获得更高的电站汽轮机市场占有率,从而逐步加强其垄断地位。山东齐鲁、武汽轮、北重、南汽轮等中型电站汽轮机厂将成为三大动力和国外电站设备集团“围猎”的对象。
制造从2003年开始的繁荣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是年国内总计完成11881.64万千瓦机组产量。截至2007年8月,国内完成发电设备产量共计8155.8万千瓦,同比增长31.52%;我们预计,2007年国内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完成的发电机组总产量或将超过2006年,再创历史新高。
在机组总产量屡创新高的同时,我们预计同比增速将出现下降趋势,发电设备制造步入金牛期:饱满的订单将给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和利润。国内GDP持续快速地增长形成的对电力的增量需求成为发电设备制造业持续繁荣的最关键因素。
电站设备更新换代、“上大压小”新增对大容量机组的需求、海外EPC订单迅速增加等因素延续了发电设备制造景气周期。三大动力集团以及其他主力企业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快速扩张的产能为今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埋下了伏笔。总体上我们预计,远期国内电站设备年需求量将至少保持在8000万千瓦,将能够很好的满足三大动力集团目前的产能需求;主力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在完成在手订单后,将有可能继续保持比较高的生产负荷,延续相对景气状态。
从电站设备制造的成本构成来看,虽然发电设备仅占设备总成本的1/6左右,但却属于核心部件。目前三大动力集团在手订单就能够使之在2009年之前继续保持高负荷生产状态,加上海外订单持续上升,由此我们始终相信,国内三大主力电站设备制造集团今后2—3年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
国内火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为电站空冷设备制造公司可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我们预计,“十一五”后期平均每年新建火电机组至少在6000万千瓦以上,假设新建火电装机中30%采用空冷设备,则每年需配置空冷设备的火电装机容量在1800万千瓦以上,形成每年30亿元以上市场需求。我们预计,“十一五”后期平均每年国内燃煤机组脱硫市场容量将超过120亿元。
“十一五”期间,除新建燃煤机组需全部配置脱硫设施外,现有机组还需安装总计约1.3亿千瓦烟气脱硫设施,扣减2006—2007年已安装和计划安装的数量,我们预计2008—2010年平均每年尚需安装近3000万千瓦脱硫设施,形成至少每年60亿以上市场份额。
按照我们对2010年国内火电装机容量的预测,我们预计2008—2010年每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新增部分带来每年超过60亿元脱硫市场容量。(来源:国金证券)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本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